先吃贝类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表明海洋酸化对贝类(海洋动物和人类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响,海洋酸化继续让科学家们感到担忧。一项从热带到两极的广泛调查发现,包括蛤蜊、海螺和海胆在内的各种贝类中都有变薄的贝壳。来自英国南极调查局、国家海洋学中心、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调查了12个地区海洋酸化的影响。的结果发表在8月5日的杂志上全球变化生物学.
从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再到南极的罗瑟拉研究站,四种海洋物种由戴水肺的潜水员在研究站收集。
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集中在地球的大气中,而且还被海洋吸收,使它们酸性更强.海洋就像二氧化碳排放的海绵,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对陆地的影响。但海洋生物不仅要应对不断上升的温度,还要应对更高的酸度,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们称这对海洋生物来说是“双重打击”。
研究人员发现,酸化对这四个物种的壳和骨骼的大小和重量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
海洋中较高的酸度会产生碳酸钙,积木骨头和贝壳,海洋生物很少有。研究人员发现,反过来,它们的壳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小,一些科学家称之为“海洋骨质疏松症”。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劳埃德·派克教授说:“这种影响在低温下最强,结果显示极地物种的骨架最小、最轻,这表明随着海洋的变化,它们在未来几十年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在极地地区,贝类依靠它们的壳来保护它们免受海冰和其他艰难环境的影响。
派克教授补充说,气候变暖时前景似乎更好。他说:“如果有时间让温带和热带地区的物种进化,这可能是它们克服未来海洋酸化影响的一种方式。”
温度和压力也会影响碳酸钙的可用性,所以不同地方的物种已经进化到适合他们所在地区的条件。
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另一位研究员苏-安·沃森博士说:“在世界海洋中海洋生物最难制造石灰石外壳或骨架的地区,贝类和其他动物已经适应了自然环境,海水化学物质使得贝壳材料难以获得。”“进化允许贝类在这些地区生存,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慢的变化速度,进化可能会再次帮助这些动物在我们日益酸化的海洋中生存下来。”
但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减缓导致酸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几十年来,排放量一直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另一组科学家最近发现,海洋每十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都在急剧增加。根据一项研究,随着排放量在过去50年里翻了两番,碳汇稳步地从大气中吸收了大约一半的二氧化碳研究发表在8月2日的杂志上自然在贝类研究结果公布的两天前。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彼得·坦斯(Pieter Tans)说:“人类正在从自然系统获得气候变化方面的帮助,否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是现在的两倍。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但二氧化碳是一种酸,(被吸收的)量如此之大,我不知道我们如何补救即将到来的酸化。”
贝类种群数量减少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食物链更上层的动物,包括人类。贝类是多种海洋捕食者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许多我们熟悉的动物。从从海底挖出贝类的黄貂鱼,到苍鹭或鹤等海鸟,再到水獭和海豹等哺乳动物,都以贝类为主要食物。
贝类产业也是许多沿海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海鲜是全球许多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考虑到这些问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协调努力,对抗海洋酸化。今年夏天,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起了一项新倡议,即海洋酸化国际协调中心,以帮助解决日益严重的海洋酸化问题,并促进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今年7月,2600名世界顶级海洋科学家签署了一份声明,敦促立即采取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仍然是: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会在多大程度上听从这些呼吁?